2007年11月的那个雨夜,当主裁判吹响终场哨音,深圳体育场5万球迷的呐喊声撕破天际。中国男足在生死战中2-1力克澳大利亚,凭借净胜球优势挤掉竞争对手,历史上第二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圈。时任主帅朱广沪的"铁桶阵"战术在关键战役中屡建奇功,郑智、邵佳一等黄金一代球员的爆发性表现,至今仍是老球迷津津乐道的话题。 消息传出后,北京三里屯的酒吧街彻夜未眠,上海外滩亮起巨幅五星红旗投影,成都春熙路自发形成万人合唱《歌唱祖国》的壮观场面。据统计,当晚全国啤酒销量突破历史峰值,央视体育频道的收视率甚至超过春晚。教育部特别下发通知,允许次日中小学推迟上课时间,这份"足球假期"的温情至今独一无二。 数据透视:08年世界杯预选赛期间,中国队的控球率虽然仅有43%,但防守反击效率高达68%,12个进球中有9个来自定位球战术。 尽管在德国世界杯小组赛阶段三战皆墨,但面对巴西时赵旭日那脚击中横梁的远射,对阵克罗地亚时董方卓创造的点球争议,都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足球的进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门将李雷雷在对阵日本时的9次神扑,被国际足联技术小组评为当轮最佳门将。 这次突破直接催生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出台,全国青少年足球注册人口在随后三年激增300%。北京奥运会足球测试赛的筹备也因此加速,鸟巢体育场特意修改了草皮养护方案。如今活跃在中超的韦世豪、张玉宁等球员,当年正是看着这批国脚的表现踏上足球之路。一、奇迹般的预选赛征程
二、全民狂欢的社会现象
三、世界杯舞台的淬炼与遗憾
"我们不是去旅游的,每一滴汗水都在改写历史"——队长郑智在更衣室的赛前动员,后来被刻在国家队训练基地的荣誉墙上。
四、深远的足球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