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足球梦想遇见教育使命
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那个惊艳全场的任意球破门还历历在目,如今32岁的马科斯·罗德里格斯却站在了中学体育馆的木地板上。这位前阿根廷国脚正在耐心地纠正学生们带球过人的动作,他笑着说:"比起在8万人面前进球,教会一个孩子掌握新技能更让我有成就感。"
转型关键数据:
• 近5年有17名世界杯参赛球员考取教师资格证
• 86%的转型球员选择体育教育专业
• 平均需要2.3年完成职业过渡期
• 近5年有17名世界杯参赛球员考取教师资格证
• 86%的转型球员选择体育教育专业
• 平均需要2.3年完成职业过渡期
从更衣室到办公室的挑战
德国女足名将梅拉妮·贝林格在转型初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我花了三个月才适应每天早起备课的生活,比当年晨训还痛苦。"她特别提到,最难的转变是要学会用孩子们能理解的方式讲解专业动作,"不能再用教练那套术语了"。
在慕尼黑体育师范学院的调查显示,63%的球员转型者最初都会面临"表达方式职业化程度过高"的问题。日本球员本田圭佑为此专门修读了儿童心理学课程,他现在能用漫画人物举例讲解战术,深受学生喜爱。
球场经验成为教学宝藏
- 前英格兰门将詹姆斯用扑救失误案例讲解抗压能力
- 巴西女足玛塔将世界杯点球大战改编成课堂游戏
- 荷兰球星范佩西开发出"射门角度几何学"教学法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李伟指出:"这些转型教师最大的优势是能提供鲜活的实战案例。当学生知道眼前这个讲解越位规则的人曾经在世界杯上被误判过,教学效果完全不同。"
"我们不是在培养下一个梅西,而是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运动带来的快乐。"
——前西班牙国脚伊涅斯塔,现任职于巴塞罗那足球学校
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学校开始青睐有职业经历的教师。上海某国际学校甚至开出百万年薪,聘请有世界杯经验的教师组建足球教研室。不过大多数转型者表示,比起薪资,看到学生眼里的光才是坚持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