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杯意外提前出局,让韩国足球在2019年这个初春一下子回到了原点。而国家队的败因,岂止是一场球那样简单。从某种程度上说,韩国足球的落魄是近年来种种乱象下的必然结果。而当我们踏下心来剖析韩国足球的一些“现象”,不难发现很多场景对我们而言似曾相识。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为大家“剖析”韩国足球,今天播出第一期《为何免了兵役,他们却不愿去欧洲》。
出乎意料的选择对于韩国球员来说,他们有着全世界最为“难受”的紧箍咒,这就是——兵役。如果未能在27岁之前取得豁免兵役的资格,他们将无法“自由”支配自己的足球人生。而2年甚至1年半的军旅球队生涯,对于一个“星途”无量的球员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所以韩国的各级国字号球员都会努力在诸如奥运会、亚运会这样的大赛中取得佳绩来赢取“豁免兵役”的资格。2018年9月1日,韩国2-1击败日本夺得雅加达亚运会金牌,全员20人全部豁免兵役,开创了韩国足球的新时代。很多行家断言,未来会有更多球员出现在欧洲赛场。
雅加达夺金的成员中没有一个新去欧洲的但出人意料的是,半年过去了,这批球员中除了已经在欧洲的球员,并没有任何一名球员选择去欧洲效力。当金玟哉选择加盟中超北京中赫国安时,迎来的是全韩国的“骂声”;而希望之星黄仁范、罗相镐,则分别选择了MLS和J1联赛,也放弃了去欧洲的机会。对于费劲千辛万苦免除兵役的他们来说,这样的选择确实不明智,而且愚蠢至极。相比于亚洲主要对手日本,韩国人在这一点上确实缺乏战略眼光。
他们的解释是否出自真心对于球迷们的指责,这些球员也大多选择了“解释”。转会温哥华白浪的黄仁范表示:“自己是为了‘曲线旅欧’,相比于从韩国直接去,显然在美国站住脚跟再去欧洲更简单。”而转会北京中赫国安的金玟哉解释则是:“北京中赫国安先跟我谈的,处于情理,有新的球会加入就放弃北京中赫国安是不道德的,所以我一定会选择这里。”之所以提出这两个例子,不仅仅因为亚洲杯后的争议,更因为两人曾经有机会去五大联赛甚至是次级联赛,青睐黄仁范的是德甲的门兴格莱德巴赫、德乙的汉堡和葡超的里斯本竞技;而青睐金玟哉的则是英超的沃特福德。从欧洲俱乐部退而求其次选择美国和中国,很多球迷指责两人就是为了“钱”!
来中国的真实原因确实是只为了赚钱但他们真的是为了“钱”吗?其实很打脸的一个事实是,是的,他们确实为了钱。北京中赫国安在年初和另一支中超球队在争夺金玟哉时候,开出的是一个天价,从未见过那么多钱的金玟哉,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虽然贵为韩国豪门球员,但北京中赫国安方面开出的薪水在他在全州的2~3倍,自然他肯定要拒绝沃特福德。而黄仁范拒绝欧洲,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爱钱”,而是他的东家需要钱。作为黄仁范的“拥有方”,大田市民作为一支市民球队,资金运营方面其实捉襟见肘,很需要大笔钱来投入运营。之所以最终选择加拿大球会温哥华白浪,是因为这家俱乐部给的转会费远远高出其他欧洲球会很多。换句话说,黄仁范在亚洲杯比赛期间,大田市民拒绝了除温哥华外的所有提案,所以黄仁范只能“就范”,乖乖地去温哥华。但其实这并非黄的本意,而是俱乐部的“拉郎配”。在韩国传统文化下,“服从”俱乐部为球员第一天职,黄仁范没有作出任何反抗的举动。
出身和眼界决定了差距如果一份来自中超或中东的巨额合同同时摆在日、韩两国球员面前,恐怕第一个作出反应的会是韩国球员。而在中岛翔哉之前,日本是鲜有国脚年纪轻轻就回亚洲“养老”的先例。从韩国K联赛出来的球员,大多选择中超、J1或中东联赛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一些媒体人和球迷才看不起韩国球员,因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和中国球员的心态很像,都是喜欢“安乐窝”去养膘的。像孙兴慜、奇诚庸、李在城、具滋哲、李青龙这样拒绝中超合同的球员,其实才让他们钦佩。所以你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近年来韩国和中国比赛间差距并不大,完全是他们的“咎由自取”。
金承大的“本性”在金钱面前彻底袒露那么为什么日、韩会在选择上出现巨大差距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和出身有关,韩国踢球的很多孩子其实家境并不宽裕,很多都是最基本的工薪家庭,踢球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就是“谋生”的手段。拿金玟哉来说,来中国一年,回国就是富翁。这样的例子在金英权、权敬原、张贤秀之前已经举不胜举,所以去欧洲,他们根本没想过。去提升自己球技?拜托,毕竟他们没有孙兴慜那种“良好家教”。金承大、河大成来中国半年不到就原形毕露,酒吧迪厅日日笙歌,踢不好球也就不难理解了。在来中国前,他们为何在韩国还算老实,没钱啊!其实他们本性就那样,在金钱的诱惑下“潘多拉的盒子”也打开了。
最具潜力的罗相镐因为惧怕竞争选择放弃欧洲之行另一个原因就是眼界有关。罗相镐去FC东京之前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现在去欧洲不是好时机,踢不上主力的话,不如先去J1联赛练练手脚”。这的确是他的真心话,日本球员很多在欧洲踢不上球,但他们选择了坚持。而惧怕无主力或比赛机会,就放弃去欧洲,这恐怕也是大多数韩国球员的真实写照。除了罗相镐外,抱有同样心态的还有大阪钢巴的黄义助,亚洲杯前早早确定继续留在日本,体现了他的“胆怯”。原因就是他惧怕去欧洲直接竞争,毕竟李青龙、金甫炅、朴主永、金珍洙、朴柱昊后来的例子摆在眼前。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这也让韩国球员和日本球员直接拉开了差距!
除了俱乐部的利益外,球员的利益是否也需要维护从2012年8月伦敦奥运会铜牌免兵役到2018年9月雅加达亚运会夺金免兵役,60余名韩国球员,绝大多数选择了留在亚洲联赛,其中去中国、中东、日本的球员占了60%,未来也许会达到80%,甚至90%。从长远来看,免兵役的韩国球员留在亚洲其实对于其职业生涯是“毁灭性”的,在外界来看,他们在最好的年华做了最错误的决定,但这也许就是他们真正的选择。当年为了遏制年轻球员过早去日本,韩国职业联盟发出了“5年禁令”。但单靠社会的努力是不够的,未来韩国足球想要发展,恐怕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PP体育观点